欢迎访问潮汕网!

潮汕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潮汕资讯 >

潮汕资讯

揭阳端午节美食,风味独特,你吃过吗?

发布时间:2020-06-21 18:43潮汕资讯 68次浏览
潮汕有一句俗话时节做时粿,就如春节吃鼠曲粿,而端午,当然也有一种粿咯,名叫栀粿,它风味独特,且有助消化,增进食欲。 现在的揭阳人还讲究时节做时粿和清明食叶、端午食药...

       潮汕有一句俗话“时节做时粿”,就如春节吃鼠曲粿,而端午,当然也有一种粿咯,名叫栀粿,它风味独特,且有助消化,增进食欲。

       现在的揭阳人还讲究“时节做时粿”和“清明食叶、端午食药”等方式,顺应自然变化,利用食材养生,而在农历五月,尤其是端午节的那天,我们很多揭阳人就要吃栀粿(栀粽)。

揭阳端午节美食,风味独特,你吃过吗?

       栀粿,其实是一种粿品,是广东潮汕地区民间传统的应节食物,端午节必备。它是潮汕人们最喜欢做的风俗美食,加工制作精细,风味独特,还特别容易消化,可以增强食欲,一般用线来做切割器具。说起潮汕的粿品,种类繁多,工艺精细,味道上佳。而且潮汕特有的这种端午节美食,风味独特,你吃过吗?

       栀子是茜草科栀子属的灌木植物,栀子其色胜雪,又有清香,绽于暑热中,真清凉之花也。宋牟巘五《薝蔔林》诗言:“都将千石危,化作一林雪。尽日无别香,五月何曾热。”以栀子花盛开,赏之可避暑也。宋杨万里《栀子花》诗亦有:“树恰人来短,花将雪样看。孤姿妍外净,幽馥暑中寒。”栀子洁白且香,故品格高洁,惜乎不耐风寒,故宋张翊《花经》将栀子列作“三品七命”。

       栀子花的品种有树形大叶的,也有树形小叶的,还有单瓣与重瓣之别,山栀子是单瓣用来采果实,果实的用途有解毒,当食用色素与染料;树形大,树叶大而重瓣的,是早期用来采花的品种;花季只有一次,4月份花期约一个月,盛开期约只有10天左右;另有小型枝密,叶小的叫玉堂春。

揭阳端午节美食,风味独特,你吃过吗?

       利用栀子对食物进行着色和调味,制作潮汕五月节(端午)的特色小食栀粽,是潮人的一大创造。栀粽,也叫栀粿,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

       栀粿,古制法是用糯米浸渍后用手工石磨磨成粉浆,调入“栀水”搅匀后倒入铺好炊布的炊笼中炊熟。成品微带棕黄色,略带苦香。吃时用纱线或小刀切割成小片,揾糖吃。

揭阳端午节美食,风味独特,你吃过吗?

       栀粽的主料是糯米,糯米洗净后,放进装有栀水的缸里浸泡12小时,栀味才得以最大限度地渗入糯米里,缚出来的粽子才具有浓烈独特的栀子花香。

       栀水的提炼是关键:用栀子捣碎后浸泡去渣成液待用,另将栀子树枝(用于栀粽)或蒲姜枝(用于栀粿)晒干烧成灰烬(俗称草木灰),将灰烬放置在一种竹制的筛子中,筛子下放置大木桶,再将烧开的滚水冲淋到灰烬上,淘过栀子灰烬的开水就流进了大木桶里,再调入栀子液(略呈暗黄色),这就是制作栀粽的重要原料“栀水”。栀子树(本地俗称为“鸭脚木”),烧成灰烬经滚水烫淋后,化学成分经分解,产生出一种碱性物质,这就是“栀味”的浓香源头。

       栀粽(粿)呈棕色或茶色,是风味独特的潮汕小吃,一般在端午节食用。因为潮汕讲究“时节做时粿”和“时令防时病”,古代潮人世传5月为“恶月”,此时阴气萌生,毒瘴猖獗,时疫流行,故以“时粿”防“时病”。栀子有清热泻火,除烦解郁,主治胃中热气,泻三焦火,除时疾热,去热毒风等功效。就如前面提到的“芭蕉叶大栀子肥”一样,糯米配栀子则有“糯米腻积栀消瘦”的绝妙效果。

揭阳端午节美食,风味独特,你吃过吗?
揭阳端午节美食,风味独特,你吃过吗?

▲吃的时候要蘸一点白砂细糖

       潮汕栀粿是应节食品,一般在端午节前后市场才有售卖。在那些缺医少药的岁月,古人采取“时节做时粿”的既美食又防病的科学加工制作粿食方法,以达到“时令防时病”的目的。

       将栀子融入在粽子的制作上,为粽子这一节令食品增添了“食疗”的功能,提升了粽子的品位,成为有别于其他粽球的地方特色。飘香的栀粽,散发的是一种历史底蕴深厚的千载民俗人文精神的味道,蕴涵的是潮汕先民的一种逆境中求生存的精神,寄托了先民不惧时疫、追求健康的朴素情结,尽管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医疗技术也提高了,但这风俗仍然代代相传。

公益广告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