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潮汕网!

潮汕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潮汕工艺 >

潮汕工艺

外砂织席技艺

发布时间:2020-05-31 11:16潮汕工艺 175次浏览
外砂织席技艺是汕头市龙湖区外砂镇的民间传统手工艺,以当地盛产的芏草和黄麻编织草席,并曾作为当地群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用品。外砂织席技艺的历史悠久,相传清康熙年间当...

       外砂织席技艺是汕头市龙湖区外砂镇的民间传统手工艺,以当地盛产的芏草和黄麻编织草席,并曾作为当地群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用品。外砂织席技艺的历史悠久,相传清康熙年间当地已有简单的织席工艺,20世纪三十年代,出现了色席和印花席的织造印染技艺,外砂织席业逐渐进入规模化生产,至20世纪八十年代,织席业曾一度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

       外砂织席技艺的工序主要包括:破草---晒草---压直---择草---布绠---规席---印花---蒸汽---推实---修剪,这十道工序环环相扣,道道考究。当地群众从海边割回芏草,用小刀把一根根如电话线粗的芏草劈成两半,再经过两三天曝晒后压直,并按照长短、优劣进行分拣。用黄麻绳在木规上布好绠线,然后进行规席,规席是织席的关键环节,即一人用“席批”送草,一人用“席扣”将一根根芏草编织成席,如此编织一张草席需用时三个半小时,用草约4000条。规席成型后再进行套色印花,并放进蒸桶用蒸汽蒸,以增加图案的色牢度。经过套色印花和蒸汽的草席,待晾干后再从上至下推拉使之密实,再进行修剪后方可使用。

       外砂织席是以天然芏草为原材料,其草质轻,且具有吸湿和放湿的特性,因而织成的草席能随天气冷热湿燥变化起到调节空间湿度的效果,具有夏凉冬暖的特点。外砂织席的印花工序独特,其印花图案有100余种,深具潮汕地区的民间艺术特色和审美情趣,其中尤以“双凤朝牡丹”图案的印花席最为闻名。

       外砂织席技艺是潮汕地区传统的手工艺,其工艺流程完整,制成品牢固耐用,传统上是潮汕人家不可或缺的日用品;同时,外砂织席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脉络,与潮汕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地区手工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全面了解、掌握潮汕地区社会经济史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因地区开发带来的自然环境变迁,织席的原材料基本上依靠从外面购买,造成手工业成本增加,加之人们对床上用品需求的变化,使得草席销量锐减,也制约了外砂织席技艺的传承发展。

外砂织席技艺
公益广告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