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潮汕网!

潮汕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潮汕工艺 >

潮汕工艺

潮阳剪纸

发布时间:2020-03-22 15:13潮汕工艺 189次浏览
潮阳剪纸是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与潮阳英歌舞、潮阳笛套音乐并称潮阳民间艺术三瑰宝,同时...

        潮阳剪纸是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与潮阳英歌舞、潮阳笛套音乐并称“潮阳民间艺术三瑰宝”,同时被国家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先后有许多作品获得省级、国家级和国际剪纸艺术展奖励。

潮阳剪纸

        潮阳剪纸主要分布在广东省潮汕地区,以潮阳区铜孟、西胪、和平、贵屿等镇为代表。潮阳剪纸的兴起与迁居此地的中原人有关。这一剪纸样式多表现吉祥喜庆、福禄寿诞、五福呈祥、子嗣绵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祥瑞题材,一般在游神赛会、元宵关灯、中秋拜月、婚俗喜庆、祭祖拜神等活动中用作装饰以渲染喜庆气氛,另外也表现一些日常生活内容,如花鸟虫鱼、动物走兽、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戏曲人物、市井百姓等。除上述品种以外,潮阳剪纸也有一些装饰性的小花样,如供品花与礼品花等。潮阳剪纸造型灵活,构图以对称为主,结构严谨,饱满而不杂乱,尤其以“花中套花”的布局最具特点,疏密有致,剔透玲珑。剪纸刀法精巧细腻,以阳剪为主,配合使用阴剪。阳剪的纹线工整细致,阴剪的线条粗壮有力,再加上“花中套花”的手法,表现力十分丰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潮阳区政府组织力量对潮阳民间剪纸进行了挖掘、整理、保护和研究。1989年,整理出181件(套)近五百个花样,出版了《潮阳民间剪纸》一书。2003年,有五十多件潮阳剪纸作品入编《中国民间美术全集·剪纸卷》、《中国民间吉祥艺术博览》和《潮汕民间美术全集·剪纸卷》等书。1997年,潮阳区被广东省政府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剪纸艺术)之乡”。现在潮阳民间剪纸的主要传承人有张佩龙、蔡名英、李婵仙等。但健在的老艺人平均年龄已在75岁以上,迫切需要年轻人加入其中进行继承。

潮阳剪纸

        潮阳剪纸历史

        关于潮阳民间剪纸的起源时间,相关文献未能找到确切记载。但从剪纸作品的题材内容和刀法上研究,潮阳民间剪纸的产生与发育,可能在东晋“永嘉之乱”时,由迁入潮汕的中原移民带来并加以发展。潮阳文化馆在上世纪80年代挖掘整理民间剪纸工作中,收集到的500多件作品,其中一件用棕色丝纸剪成的作品《蝙蝠》,据考证为清朝雍正年间之物,是潮阳民间剪纸目前尚能见到的最早作品。 潮阳剪纸已有几百年历史,它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沉浮,曾几度兴盛又几度静寂,然其传承的生态链条却从未断裂。就像在解放初期“破四旧”等运动中,钟爱剪纸的艺人也从未搁置剪刀,还把自己和祖传的剪纸作品视为生命般加以保护。而对于群文工作者,一条无形的传承链也贯穿其中,从1986年至今,刘启本、翁木顺、林荣坤等群众文化馆工作人员都本着高度的责任心,努力地做好这门优秀传统艺术抢救、传承和保护的接力工作。对潮阳剪纸进行挖掘、搜集和整理,从它的历史渊源、风格特点、分布情况等方面进行研讨、总结,并积极编印剪纸集、举办剪纸展和撰写论文来扩大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申报剪纸之乡到潮阳剪纸成为全国非遗保护,他们都付出了大量的精力与汗水。同时,他们不忘培养传承接班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对潮阳伊梨园幼师们剪技的发掘培养,到如今以文化馆为重点基地的对一批剪纸新秀的栽培推介,都是可圈可点,行之有效的。近年来剪纸还被文化馆列入少儿美术课程,以保证传承的生态链永不断裂。

公益广告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