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潮汕网!

潮汕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潮汕风俗 >

潮汕风俗

揭阳新亨的耍竹龙旧俗

发布时间:2020-02-28 08:01潮汕风俗 96次浏览
在城镇,营神赛会的过程,大老爷总是处在整个祭祀礼仪的中心。尽管越到近代,营神赛会的娱乐气氛越是浓烈,但敬奉神明的意识依然主宰着祭祀仪式的全过程,节日只能是娱神又娱...

       在城镇,营神赛会的过程,大老爷总是处在整个祭祀礼仪的中心。尽管越到近代,营神赛会的娱乐气氛越是浓烈,但敬奉神明的意识依然主宰着祭祀仪式的全过程,节日只能是娱神又娱人的。例如,营神演戏,戏台要朝向神庙或者神厂张搭,在节日期间,戏班应该夜以继日演出,即使台下的观众都走光了,戏也不能停,因为这戏名义上是酬神的。在乡下,大老爷表面上仍然受到尊奉,而实际上,娱乐已经占据了营神赛会的中心位置。于是,戏弄神明甚至亵渎神明的情况便出现了。例如,“走老爷”这一仪式,本原基于对老爷能够驱除邪恶的崇拜,是一种驱傩巫术。到近代,“走老爷”驱傩的本原意义只变成一种象征,而整个仪式基本上演化成娱乐性的竞赛。

       揭阳新亨的耍竹龙旧俗,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竹龙在当地人的意识里,是南海圣王的化身。新亨的南海圣王崇拜,据说始于明代。每年正月初二,由村中绅士求卜于南海圣王,决定竹龙的颜色和制龙竹子的取材方位。十三日,按照神示的方位去取竹材制龙。十四日,将制成的龙供起,让村民祭祀。十四夜,开始耍龙。陈潮城《耍竹龙》详细记述了耍龙的情景:

       天未黑,家家户户门口悬挂灯笼。夕阳西下,村里每个厅、祠堂门口,都摆着迎神牌,设迎神床帐,礼品烛台。三声炮响,锣鼓齐鸣,耍龙的队伍出动了。前面有灯笼、彩旗、锣鼓开路,继之是一对对的木制龙头、金瓜、斧头、关刀、“肃静”、“回避”牌和四支龙凤扇。旗斗、印斗、香几、鼓亭各一套。随之是红、黑二将(即张巡、许远)打头阵,有朝天佛、三爹爷、福德爷、天后圣母、王三姐姐、柯公神牌、三山国王和南海圣王等十二尊偶像。整个队伍浩浩荡荡约二百多人。每到一耍龙圣地,鞭炮齐鸣,村民们准备好各种易燃草料、火种,布成了一个直径约三丈的圆圈,游神的队伍便停下来,火圈加大草料,焰火升空。扛着竹龙和三山国王的壮汉,开始悠游一、二圈,草料不断添加。当火势最旺之时,一声高喝,竹龙在前,三山国王在后,便狂奔起来。传统的耍龙,有这样的规定:竹龙由三人抬,前二人用肩托住龙颈部位,一人扛着龙尾;三山国王由二人抬,各用竹梯一架,用绳固定,背于肩上,前长后短。在猛跑三圈内,三山国王如赶不上竹龙,竹龙便算嬴,三山国王便算输。如果三山国王能跑三圈内赶上竹龙,则须用竹钩穿进龙腹,用力挽住,竹龙前进不得,便算输了,三山国王胜了。这时人声鼎沸,为双方助威。青年人如不服气。则另配人选,反复再斗。直至该圣地的草料烧完,才转移第二个点。在全部圣地都耍完时,竹龙才回到原地安放。

       正月十五日晚送龙。送龙显得庄严和神秘,当村民听到“呵……”之声,便要关门闭户,路无行人,怕碰到送龙的人,运气不好。

       这一段叙述表明,新亨正月的祭龙耍龙,具有营大老爷的性质。耍龙队伍的出动,实际上也就是乡中老爷出游。队伍的组成,仪仗的形式以及公厅祠堂迎神的摆设,都足以证实这一点。耍龙的圣地、火堆、竹龙和三山国王的赛跑,很容易使人联想起一般乡间的“走老爷”。不过,在这里,连驱傩净土的影子都变得那么稀微,几乎全被节日娱乐竞赛的热烈气氛湮灭了。耍竹龙的过程,神明被人们无所顾忌地戏弄了,只有到十五夜送龙的时刻,这乡间的老爷似乎才有了它本来的威严。

揭阳新亨的耍竹龙旧俗

马卡 摄

       新亨的耍竹龙是戏弄神明的例证,如果提到亵渎神明,潮安卧石的舂老爷,也是一个很极端的例子。在“走老爷”的过程,有时难免要失手,将神像的的手脚脑袋撞断弄坏。节日过后,只要把神像再事修整,重行粉饰,又可以供在庙里常年祭拜。人们甚至有一种观念,认为这样老爷会更灵验。这种观念存在于人们的头脑里,也许是极其古远的了。因为它使人想起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弗雷泽在《金枝》里面对杀神和神的死而复生的叙述与分析。而这种观念,直接导致了故意毁坏神像亵渎神明的极端行为方式的产生。

公益广告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