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潮汕网!

潮汕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潮汕工艺 >

潮汕工艺

潮州枫溪大窑五彩

发布时间:2019-08-23 08:35潮汕工艺 211次浏览
在南方有一种老窑瓷器让人感到迷惑,这种瓷器釉面发黄,并且开着非常细小的纹片。所绘的图画色彩艳丽,大红大紫,色调非常特殊。瓷器表面没什么光泽,不像其它窑口的瓷器那么...

       在南方有一种老窑瓷器让人感到迷惑,这种瓷器釉面发黄,并且开着非常细小的纹片。所绘的图画色彩艳丽,大红大紫,色调非常特殊。瓷器表面没什么光泽,不像其它窑口的瓷器那么硬亮,甚至有柔软的感觉,看起来十分老旧。北方的藏家因为较少接触到,常常当成清代或者明代的瓷器。其实,这是民国时期广东潮州枫溪大窑五彩瓷。近几年,枫溪大窑五彩因其风格的独特性而开始受到陶瓷学界的关注。

       彰显民俗味 市场走海外

       民国初年,日本和欧洲的陶瓷生产已经非常繁荣,一贯以出口为主的潮州地区为了提高竞争力,在瓷器式样上不得不做出改进,以提高市场的占有率,枫溪大窑五彩便应运而生。

       这种彩瓷采用日本进口颜料,在产品的类型和工艺特色上,根据不同地区的特色,创烧多种多样的品种,这种高度融合形成了一个瓷区的新的产品。因为要考虑成本等诸多因素,枫溪大窑五彩瓷在尽量追求精美的同时,更多的是考虑便捷、简易,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让一般消费者能接受,所以它并不走精品路线,而更加体现民俗味和民间性。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较大的销售量。

潮州枫溪大窑五彩
民国枫溪大窑五彩花蝶纹盘

       为了使瓷器色彩更加明丽鲜艳,清末民初,有人从香港带来了日本生产的中温彩料“圆子牌”红料(俗称“圆子红”)和二绿等色料,开始在枫溪大窑中试烧中温彩瓷,于是诞生了大窑五彩。大窑五彩的制作,首先在坯体上施谷糠釉,晒干后直接在坯釉上彩绘,入窑一次烧成。大窑五彩其实是釉上彩,由于这一时期的枫溪瓷坯釉相对疏松,彩料反而容易渗进釉中,而有釉下彩的感觉,颜色也不易脱落,手感十分滑润,这种色釉构成了枫溪大窑五彩的明显特征。瓷器藏家喜欢用“柔软”来形容这种感觉,这么坚硬的瓷器为何能给人以柔软之感?这并非触觉使然,而是坯色釉高度融合、浑然一体产生的视觉美感。

       潮州枫溪大窑五彩应用在花盆、香炉、灯盏、筷子筒、壁瓶、枕头、茶具、滤水器、凉水罐等各类生活用品中,不仅实用,而且追求一种艺术趣味:如水仙花盆做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有螃蟹等动物造型,也有荷花甚至人物等造型;壁瓶也是式样丰富,有鲤鱼,更多的是美人头像,或者舞蹈人物等。如双人舞蹈壁瓶,通过对一对男女舞蹈动作的塑造,做成一种非常有趣的壁挂,特别是男人的装扮,点上红鼻子,强化滑稽的效果。这些小玩意供人们挂在墙壁上装点家居,有着朴素、轻松、好玩的民俗味道。枫溪大窑五彩以廉价、实用和美观,在问世伊始便迅速打开了国际市场。

       釉面米黄色 细碎小开片
潮州枫溪大窑五彩
民国枫溪大窑五彩牡丹凤纹撇口瓶

       潮州枫溪大窑五彩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釉面呈淡黄色,一般都开着极其细碎的纹片,像苍蝇翼一般。出现这种特征主要是因为瓷土的缘故。任何一个瓷区的形成都得益于当地的瓷土资源,民国时期,随着潮汕与海外贸易的扩大,枫溪陶瓷业进入了繁荣期,原来的瓷土已经无法满足需要,当地开发出一种被称为“飞天燕”的瓷土。据说在潮州郊区东津乡一座叫“飞天燕”的山上,有枫溪瓷区的人前来扫墓时随手带回山上的白土块,后来发现竟然是优质的瓷泥。谁会想到,“飞天燕”瓷土的偶然发现,成就了枫溪大窑五彩。

       潮州“飞天燕”瓷土的氧化铝含量只有景德镇高岭土的一半,因含铝量少而表面张力不足,釉面容易产生开裂纹片,所开纹片非常细碎,形成一种独特的肌理。又因为本地窑工采用谷壳灰和贝灰加工成瓷釉乌汤,这种釉汤氧化铁成分含量较高,即使采用纯净的“飞天燕”瓷土,釉面也常带着微黄颜色,通常称为米黄色。于是,在鉴别枫溪大窑五彩的时候,米黄色和细碎开片这个釉面特征就显得非常突出。然而,这种坯釉结合不太紧密形成的状态,同样成为一个窑口的审美趣味。就像宋代哥窑的金丝铁线一样,有些是在无意中得到的,但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特色,甚至作为追求的目标。民国的枫溪瓷器因为坯釉疏松,结合不够紧密,显得较为老化,有些外地藏家常常当成明代器物。

       另外,在民国时期,潮州也有质量较高的瓷土,釉汤的配比也有所改进,出现了一批瓷质细腻洁白的瓷器。当年英国唐宁街的建筑采用枫溪产的五彩人物画瓷砖,瓷砖背面印有“广东潮州府海阳县枫溪乡人吴锦合造”,瓷砖绘画既有古典题材的,也有西洋人物画,有的出现洋人踢球的场面。这些瓷砖胎质坚硬、洁白,烧成温度应在1300摄氏度左右。

       取法文人画 用色红和绿

       据潮州颐陶轩博物馆馆长李炳炎对枫溪大窑五彩颜料的民间调查,这种颜料主要经香港从日本进口,颜色有红、绿、紫、黑、蓝等,也有从欧洲进口的“双马牌”红料。抗战胜利后,枫溪本地研发了大窑彩,效果接近进口彩料,红色为胭脂红,称“大窑红”。这种新彩不但色彩丰富,而且非常鲜艳,为大窑五彩的色彩表现提供了优越条件。

       近代潮州大窑五彩的绘画特色十分突出,在国内其它窑口从没有见到这种画法。它的画风主要取法清代的文人画家,从色彩和技法上接近赵之谦、任伯年一路,如花鸟大盘,画法就有意识模仿任伯年的牡丹图,多采用没骨法,最多只是在枝叶或者花瓣上作一点勾勒。采用半工半写手法,设色鲜丽,给人一种富贵华丽的感觉。这种大红大绿的用色更多体现雅俗共赏。这或许是枫溪五彩选定的一个方向——民间大多喜欢鲜艳明快的色彩,海外市场在色彩要求上也较浓烈,这就为枫溪五彩作出了明确的定位。画师们都认同一种画法,表现出高度的默契。从牡丹凤纹撇口瓶可以看到,画师在充分表现华丽色彩的同时,注重淡墨的运用,使画面呈现国画的效果,较为写意的花卉和带有民间装饰性的牡丹组合在一起,更充分体现瓷绘的某些工艺特质。其实,在清末民初,潮州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文人画家,从金陵来的杨国菘就是任伯年的好友,他收藏任伯年的画就有近百幅。这些文人画家无疑对当地的陶瓷彩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潮州枫溪大窑五彩
民国枫溪大窑五彩塑人物

       在山水画方面,枫溪五彩也受到景德镇清末浅绛彩的影响,同时接受了闽派绘画特色。潮州与闽南毗邻,民风民俗非常接近,清代潮州画家的人物和山水画家大多受闽派绘画影响。从大窑五彩撇口瓶可以看出端倪,先用墨线勾勒,再敷彩点染,整体格调较为淡雅。这些山水画所描绘的大多是闽粤一带风景,就像一幅充满着南方情调的山水小品。枫溪大窑五彩的人物画受“扬州八怪”的影响很大,多偏向黄慎一路风格,注重线描,衣带飘动,人物神态比较闲雅,接近明末清初的人物风韵,如五彩人物纹撇口瓶,所绘题材为高士买菊图,线条采用铁线描,刚劲有力、设色浅淡,人物神态刻画十分传神。枫溪近代陶瓷的人物画还有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多表现舞台人物,这一点甚为少见,人物的服饰、动态构成从戏剧中得到启发,画法十分成熟,有的画面人物众多,技术难度很大,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当地陶瓷彩绘的艺术高度。

       潮州近代生产陶瓷的厂家非常看重画师的作用,某些知名画师成为厂家的金字招牌。他们敬重画师,视为衣食父母,除了重金聘用之外,必备好烟好酒招待。不同厂家争先雇用各路彩绘人才,在不断的竞争中,无形中提升了大窑五彩的绘画水平。

       潮州枫溪大窑五彩力图表达传统文人画的内涵,尽量摆脱工艺性,去除瓷绘的匠气,既受到“珠山八友”的启发,又走出一条更为古雅的绘画之路,大胆吸收国际流行的重写实、重透视的手法,表现更为小巧、清秀,在近代陶瓷彩绘中别具一格,形成独特的面貌。

       在东南亚,潮州五彩瓷的影响非常大。目前,泰国北部山区的南邦,中部的春武里、叻丕、佛统,都还生产枫溪大窑五彩,有的器型、画风都没有改变。而民国的枫溪大窑五彩瓷器,在当地很常见。泰国南邦瓷区的标志居然是民国时期枫溪大窑五彩的日用瓷鸡公碗,这种碗为民国潮汕地区家家户户所使用。枫溪大窑五彩瓷器因其有着独特的地域风格,也开始受到收藏爱好者的热捧,近几年,大量民国潮州大窑五彩瓷器纷纷从东南亚回流。

公益广告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