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潮汕网!

潮汕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潮汕风俗 >

潮汕风俗

潮汕过番习俗

发布时间:2020-10-15 15:14潮汕风俗 101次浏览
潮汕过番习俗,潮汕地区是著名的华侨之乡,分布在全世界各地的潮籍华侨、华人的人数几近于潮汕本土的潮人人数。潮汕人把出国谋生叫做过番,把漂洋过海、外国谋生的人称为番客...

       潮汕过番习俗,潮汕地区是著名的华侨之乡,分布在全世界各地的潮籍华侨、华人的人数几近于潮汕本土的潮人人数。潮汕人把出国谋生叫做“过番”,把漂洋过海、外国谋生的人称为“番客”,这些人在长期漂洋过海的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而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习俗。

       在过去,凡是乡中有人要“过番”,不管是“新番”初次出国,还是“老番”回国省亲后要重返侨居地,其亲房族人、邻居戚友,都要带上当地土特产、糖果饼食之类的礼品前来送行,俗称“送顺风”,也有人称为送上马,意在祝福“番客”一路平安,顺风得利。至于父母则赠以香灰符咒、“顺治”铜钱;妻子赠以榴花木梳,甜粿、鸡蛋,皆寓顺风到达,得利回归,合家团圆之意。

潮汕过番习俗

       潮汕地区地属亚热带,位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之间,处于东北信风带的南缘。在夏季,潮汕地区是我国受台风影响最频繁且时间较长的地区之一,农历九月份以后台风则逐渐减少。因此在每年九月、十月间,出洋谋生的潮汕人便在樟林港乘搭红头船,乘东北信风出发,顺风一月半方可抵南洋。出国新客一般会带着糯米蒸的甜粿,作为途中食粮,因为甜粿放得久,而且耐饿;其次还会带上一些大冬瓜。大冬瓜有多种用途:既可压舱,又可在缺乏淡水时食用,遇险时又可利用其浮力作救生之用;另外还会带上一条浴布,用于包着一些零碎的日用品。

       在以前谋生艰难、交通电讯不发达的年代,华侨“过番”,一去就是三五年、十头八年才能回家乡一次,有的甚至一辈子也没法回来,最终客死异国他乡。“平安”对漂洋过海、离乡别井的华侨和侨眷来说,都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因而,自然而然、约定俗成地形成一个习俗:华侨寄批,无论是哪个所在国家和地区、“新番”或“老番”,信文内容长短,有无批封或是封、信合一印成一定格式的简易批纸,都照例在开头或结尾写上:“蒙神天庇佑,内外平安”、“幸得内外平安,喜之胜也”、“祈望诸事合想、两地平安”等祝颂词,祈祷平安发财。这类“常批”俗称“平安批”。“平安批”除了向家人报平安外,一般还必须付上一点钱,无论钱银多少,一至两元都可寄。有的“新番”上岸,一时未找到工作,处在投亲靠友、居无定所的情况下,这头一封“平安批”的银项,往往是向亲友先支借或向当地批局申请先垫付的。另外,“平安批”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报喜不报忧,目的是为了让家里人放心,让亲人对未来充满希望。

       每年农历的九月、十月间,乘搭红头船从南洋返乡的“番客”甚多。港口往往会有专人远望,见红头船进港就立即鸣锣通知迎接。在民间逐渐形成了“九月尾,铜锣‘撑撑’叫”这句俗谚。出洋者回家乡探亲,亲朋好友会各备猪肉鸡蛋为礼品前往迎贺,俗称“接番客”,也有人称“接落马”。“番客”则以面巾、浴布、糖饼、红包回赠,或开席宴请,俗称食“番客桌”。邻里孩童凡有围观者,均分给糖饼,称为“分番”。此俗今仍盛行,但带物赠物较麻烦,对至亲者,多改送红包、首饰,糖饼多就地购买分赠。“番客”海外发迹后一般会回乡建房置业,有演戏以贺并酬乡土的,俗称演“顺风戏”或演“番客戏”。澄海是华侨较多的乡村,每年农历八月有演“顺风戏”之举,由华侨集资聘潮剧、外江、纸影戏到来演出酬神。解放后已不兴此举,有些华侨改为赞助乡里办业余剧团、文化室或乐社。

       潮汕人到海外谋生,强烈的土地情结和叶落归根观念使他们从一开始就不想在国外永久定居,他们大多数人是希望到海外赚些钱,然后衣锦还乡,但由于各种原因,必然会有一些华侨客死他乡,对于客死他乡的华人,其在国内的家属或亲人必须将其灵魂引渡回来,了却他们叶落归根的遗愿,这就产生了潮汕地区特有的一种“引水魂”习俗。

公益广告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