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宗祠文化
宗祠,即祠堂、宗庙、祖庙、祖祠,是供奉祖先和祭祀的场所。潮汕的宗祠祭典代表着祖先信仰的历史传承,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潮汕地区相对传统,祖先建立或者古代遗留下来的祠堂大多比较老旧,后人会斥重金重修祠堂,可见宗祠祠堂在潮汕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报本之礼,祠祀为大”,宗祠祭奠活动的场所为 “聚族而居”、“宗祖神灵所依”之处的祠堂。宗族祭祖全体族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无论你路途远近,也不论阴晴雨雪,凡是宗祠内的裔孙都得参加,以示对祖宗的一片虔诚之心。通过祠祭,可以增进族人亲情和宗族团结,加强整个宗族的的凝聚力。
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祠堂也是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的场所。另外,族亲们商议族内重要事务也在祠堂,所以,祠堂也作为会聚场所。
潮汕人是南迁移民,潮汕祠堂承袭了中原祠堂的特点,但又有很多独特创新特色。
其一,不少乡村里有多座祠堂,为多个姓氏所属。还有多姓氏共用祠堂。一些乡里有大姓氏和小姓氏,多个姓氏的宗祠能长期和谐共处。尽管也出现过某些小摩擦,究竟都不算大事。汕头市潮南区两英镇圆山村是一个多姓氏混居的村庄,因村后有一座名为“圆山”的山冈而得名。村里人口一万余人,村民大多从事种养业,一些人外出创业或者务工。和潮汕其他乡里一样,圆山村也分布多座祠堂,而最让人感兴趣的是村中这座“六顺祠堂”。一座祠堂村里的六姓村名共建共用。
这种姓氏混杂的情况,在潮汕相当普遍。因为大家都是移民,所以能够和谐相处。在充满不可知风险的异地安家,互相帮扶显得尤其重要。
其二,潮汕地区以中原儒家规范为主,但因为山高皇帝远,在宗祠规模建设等若干方面上,时有僭越的表现,超越阶级等级。如有的祠堂,金碧辉煌,雕龙附凤,一些细节方面大胆的逾越,有皇家气势。这类祠堂倡建者财大气粗,常常出现若干违规建设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即是潮汕宗祠建设的高峰期是在清末民国时期。那时有不少到东南亚各国谋生的潮人带着雄厚的资金回乡光宗耀祖,兴建宗祠,或修建祖祠。此时,王纲贵族,封建制度的那些规范,已不再成了约束。清后期,还出现了一些华侨致富之后,回乡建祠,“怀报祖德”潮安彩塘从熙公祠便是由旅马柔佛华侨陈旭年汇巨资兴建的,这是一座二进公祠,建筑、装饰精美气派,屋内梁栋工艺全用潮州木雕,在公祠门楼前立有石雕屏,石雕两边各以仕农工商为题材。
- 上一篇:潮州音乐
- 下一篇:潮汕游子心中的灯塔--潮汕甜汤